文/水新营
邓小平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和不少老一辈革命家都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他的孩子们曾问晚年的邓小平:“这一辈子,您和谁的关系最亲近?”邓小平回答说:“周总理。当然,还有你李伯伯、聂伯伯。”李伯伯和聂伯伯指的就是李富春和聂荣臻。李富春和邓小平的关系非同一般,他们之间有半个多世纪不变的战友情、兄弟谊。
留法岁月酿深情
五四运动前后,中国知识青年掀起了一股赴欧洲勤工俭学的热潮。
邓小平和李富春相识于留法勤工俭学时期。李富春比邓小平大四岁,于1919年10月赴法勤工俭学。一年之后,邓小平于1920年10月赴法勤工俭学。
到法国后,李富春、邓小平等人利用在欧洲的有利条件,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研究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相继成为马克思主义者。1922年6月,李富春与赵世炎、周恩来参与发起建立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1923年2月,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更名为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随后李富春担任执行委员。1920年10月,邓小平到达法国,在求学理想破灭后,勤工也屡受挫折,思想开始变化,有了参加组织的要求和愿望,于1923年夏加入了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并于1924年7月转为中共党员。
◆1924年,旅欧共产主义青年团第五次代表大会后欢送周恩来归国合影。前排左四为周恩来,左五为李富春,后排右三为邓小平。
邓小平在法国从事勤工俭学和党团工作期间,与李富春、蔡畅相当亲近。邓小平是和蔡畅一起进行的入团宣誓,每个人还进行了自我宣誓。由于邓小平年纪小,李富春、蔡畅亲切地称他为小弟弟。1923年3月的一天中午,巴黎市区的一家咖啡店里,在邓小平的见证和祝福下,李富春和蔡畅用几杯葡萄酒完成了简单的婚礼,从此结为革命伴侣。“我们三个人喝了一点酒就完成了婚礼,小平同志还是我们的证婚人!”多年以后,李富春忆起这段往事说道。
邓小平在巴黎期间,相当一段时间内,与李富春、蔡畅住在一起。邓小平后来经常提到,他常吃蔡畅煮的面条。晚年回忆起那时的生活,蔡畅曾笑着对邓小平的孩子们说:“你爸爸最小,我们都亲切地叫他小弟弟、小胖子。他可爱吃我煮的面条了。”在巴黎的革命岁月和艰苦生活中,他们即是为理想而奋斗的年轻革命家,又是亲密无间的战友。
1923年夏后,邓小平开始了职业革命家的生涯,与李富春等一起在周恩来直接领导下工作。不久,李富春、邓小平都进入了旅欧共青团的领导层。在戈德弗鲁瓦街的小旅馆中,不足10平方米的客房是周恩来的卧室兼编辑室,也是“印刷所”,发行着旅欧共青团的机关刊物。最初刊物名叫《少年》,后来该刊物改名为《赤光》,社址在巴黎意大利广场附近一个咖啡馆的楼上。大家轮流编辑,邓小平、李大章刻蜡版,李富春发行。因刻字工整,印刷清晰,邓小平被大家冠以“油印博士”的称号。邓小平还用本名和化名发表过许多充满激情的战斗檄文。《赤光》的文章因为短小精悍,切中时弊,深受旅欧华人欢迎,被他们盛赞为“我们奋斗的先锋”。
这些年轻的革命者身居陋室,条件艰苦,白天做工糊口,晚上通宵苦干。他们挤在周恩来住的小房间里开会,床上、桌子旁都坐满了人。他们吃的是面包,喝的是白水,有时连蔬菜都吃不上。在艰苦的环境中,他们保持着乐观向上的革命热情。
1925年初,李富春、蔡畅赴苏联学习。1926年1月,邓小平也离开法国赴苏联学习。在苏学习不久,他们分别根据国内革命形势的需要相继回国,投身大革命的洪流。
战争岁月见真情
大革命失败后,1927年底,邓小平随中央机关迁往上海。1929年夏,作为中央代表,邓小平前往广西领导百色起义。李富春前往上海、广东等地从事党的地下工作。1931年秋起,邓小平、李富春先后到达中央苏区。邓小平历任中共瑞金县委书记、会昌中心(会昌、寻乌、安远)县委书记。1933年3月,因坚决抵制“左”倾政策,邓小平被撤销中共会昌中心县委书记职务。在中共江西省委书记李富春的帮助下,邓小平调任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长。
不久,邓小平等人被作为所谓“江西罗明路线”的“毛派分子”,进一步受到排挤和打击。“左”倾路线执行者指责他们“没有在党的布尔什维克火力面前解除武装”,宣布撤销邓(小平)、毛(泽覃)、谢(唯俊)、古(柏)的一切领导职务,将他们调往县区基层工作。邓小平被撤销了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长职务,给了“最后严重警告”的处分,派到乐安县南村区委当巡视员。邓小平到乐安南村不到10天,上级又说乐安位于白区边缘,怕他出问题逃跑。邓小平被调回后,上级指令他在宁都县城附近的一个乡接受“劳动改造”。
当时,中共江西省委机关住宁都。蔡畅派省委妇女部干事危秀英到邓小平所在的这个乡去了解妇女工作,也顺便看看他。邓小平对危秀英说:“你告诉蔡大姐,我在这里吃不饱,肚子好饿吆。”蔡畅听说后,和李富春凑起一点伙食尾子,买来猪肉、大蒜、辣椒,由蔡畅亲手炒菜煮饭,让危秀英偷偷把邓小平找回来吃了一顿。临走时蔡畅嘱咐他要保重身体,再坚持一下。邓小平心满意足地回乡里去了,蔡畅却为这个小弟的处境十分心酸。
在邓小平受难期间,李富春给予了他多方关照,并把他的情况向中革军委副主席兼红军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作了汇报。在王稼祥、贺昌等人的争取下,临时中央同意调邓小平任红军总政治部秘书长。不久,邓小平又被分配到总政治部宣传部,负责主编《红星》报。
长征时,由于邓小平刚刚受过批判,一开始参加转移的名单中没有他,最后还是时任红军总政治部代主任的李富春特意要求,把邓小平加进了长征的队伍中。长征路上,天上有敌机轰炸,地上有敌军围追堵截,风餐露宿,前途未卜。在这种情况下,有人忧心忡忡、悲观失望,而邓小平却在这种艰苦的日子里寻找乐趣。每当晚上行军没有敌情的时候,邓小平常与李富春、潘汉年、陆定一、李一氓等红军总政治部的同志并肩而行。趁着月朗风清,大家谈天说地,有时整连整队半夜高歌,声激云霄。他和大家在行军时一路走一路谈,上下古今无不涉及,常常使大家忘记了疲倦。李富春戏称这为“徒步吹牛皮”。幽默乐观的邓小平特别受欢迎。长征路上没有什么吃的,每当大家聊到各地的特色美食时,邓小平就会说四川是天府之国,回锅肉、鱼香肉丝、辣子鸡丁如何如何好吃,说得大家口中直咽唾沫,这种“画饼充饥”的谈笑被大家称为“精神会餐”。1934年底,邓小平调任中共中央秘书长。1935年1月,邓小平、李富春一起参加了著名的遵义会议。
1939年9月的一天,担任八路军第129师政治委员的邓小平和卓琳在延安结婚。在杨家岭毛泽东主席的窑洞前,为祝贺邓小平和卓琳、孔原和许明两对夫妇新婚,老战友们在一起聚餐。时任中组部副部长的李富春也很关心邓小平的婚姻大事,他对卓琳说:“大家会会餐,现在给你们腾出个窑洞,吃完饭你们一块儿回去就算结婚了。”毛泽东夫妇、刘少奇、张闻天和夫人刘英、李富春和夫人蔡畅等都来了。在黄土窑洞外面,木板搭成的桌子上摆放着金黄色的小米饭,这是延安特有的简朴而亲切的婚宴。当晚,那些革命老战士,居然童心未泯,捉弄起新郎官。孔原被灌醉了,而邓小平有敬必饮却毫无醉意。事后,刘英问张闻天:“小平的酒量真大呀!”张闻天笑着说:“那是里面有假!”原来是李富春和邓发弄了一瓶白水充酒,掩护了老战友邓小平。
和平岁月情意浓
1952年夏,邓小平被任命为政务院副总理。1954年9月,邓小平和李富春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1956年在中共八届一中全会上,他们分别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总书记和中央政治局委员。1957年,邓小平一家搬进中南海,住在庆云堂三院。一个小胡同,从南到北前后四个院子。一院李富春,二院谭震林,三院邓小平,四院陈毅。四个副总理,四户人家,大人们既是老战友又是老同志。比邻而居,也使他们两家人的关系更加亲密。
邓小平夫妇经常带着孩子去李富春、蔡畅家玩。李富春用浓重的湖南口音,总是把邓小平的小儿子飞飞叫成“灰灰”。邓小平的小女儿毛毛和飞飞小时候很爱到李伯伯家,因为蔡畅总是拿糖果给他们吃。卓琳对蔡畅非常尊重,有事常常向蔡畅请教。而蔡畅对她也非常亲切友好。李富春非常简朴,他的中山装已穿得非常旧了,蔡畅要给他新做一套,特意让卓琳帮她一起去选料做衣。
◆1958年9月,邓小平(右三)和李富春(左二)视察建设中的黑龙江省富拉尔基重型机器厂。
邓小平和李富春在中央政治局和国务院都任要职。由于工作关系,他们常常一起出差,一起去东北、去西北、去西南、去华东。他们经常在一起深谈,而谈话时都是邓小平去李富春家。在工作上,他们配合默契。对于政治上和工作上的问题,他们有许多共同的认识和看法,相知甚深。
为了克服“大跃进”给国民经济带来的严重困难,1960年7月,中共中央在北戴河召开工作会议。分管经济工作的李富春针对当时工业生产的实际状况,提出应该对工业进行“整顿、巩固、提高”的主张。这是后来形成的调整国民经济八字方针的雏形。为此,他同邓小平交换意见,得到邓小平的赞同和支持。后来,周恩来总理提出在“调整、巩固、提高”后面加上“充实”二字,于是形成了完整的八字方针。随后一个时期,邓小平、李富春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殚精竭虑、日夜操劳。
从1964年起,三线建设工作全面铺开。邓小平和李富春经常到三线建设一线调查研究。1965年11月1日,邓小平和李富春带领国务院各有关部委的主要负责人,开始对西南三线建设进行调查研究。11月28日,邓小平在中共云南省委第一书记阎红彦等陪同下,驱车来到旅游胜地昆明温泉视察工作。在上世纪60年代,邓小平和李富春就提出了发展旅游业等第三产业,展现出远见卓识。邓小平到温泉大院里检查环境及绿化情况时,对李富春说:“这里有‘天下第一温泉水’,环境很好,是职工休养、接待国内外宾客旅游的地方。云南应利用地理优势多搞些休养旅游点。”李富春说:“温泉水可以治疗皮肤病,搞休养旅游点要很好地规划建设。”阎红彦当场表示:“我们一定按小平和富春同志的指示办,抓紧时间规划建设温泉和其他休养旅游点。欢迎小平、富春同志抽时间来检查。”
◆1966年3月,邓小平(前)和李富春(中)视察甘肃白银公司。
12月5日上午,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李井泉在昆明主持召开向邓小平、李富春汇报三线综合调查和选择厂矿的工作会议。邓小平肯定了西南地区三线建设的成绩,并作了重要指示。李富春指出,要加强规划设计,继续发扬延安精神,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毛主席和邓小平对三线建设的指示精神。
1966年3月9日,邓小平和李富春等离京到达西安,考察西北地区的三线建设情况。3月10日,他们听取了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一书记刘澜涛关于西北局工作的汇报,在询问西北机床生产能力后,邓小平指出:总得要研究这个问题,要在三线建立机床生产能力;军工厂要向专业化发展,还要做民用的东西,较早提出了“军民融合”的思想。他还指出要搞好水土保持工作,要一条沟一条沟地治;要重视粮食基地建设,要为全国调出商品粮;要藏粮于民,增加生产队和群众的粮食储备。李富春对西北地区的三线建设也提出了中肯的意见。
此次考察,邓小平和李富春夫妇还来到阔别多年的延安。4月3日,他们参观了延安革命纪念馆、枣园等革命旧址。4月4日上午,听取了延安地区的工作情况汇报。邓小平和李富春夫妇还专程来到杨家岭毛泽东故居前,回想起当年邓小平和卓琳婚礼的场景历历在目,禁不住感慨万千。
非常岁月情更切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不久,邓小平被批判、软禁,孩子们被强令赶出中南海。李富春先是于1966年8月的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上增补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在一种十分复杂、艰难的条件下继续工作,不久也被污蔑为“二月逆流”的“黑俱乐部主任”而受到批判。有一天,在中南海一条空荡荡的胡同里,李富春的警卫员小孔拿了两包烟,悄悄塞在邓小平家一位老公务员手中,说了一句:“就说是富春同志送的。”被隔离软禁中的邓小平和卓琳收到这两包烟时,心中百感交集。后来,邓小平一家下放到江西劳动。李富春夫妇下放到了广东从化,不过没过多久就又因为病重回到了北京接受治疗。
◆1966年4月,邓小平(左二)、李富春(右一)等重返延安,在杨家岭毛泽东故居前合影。
1973年春,邓小平回到北京,重新恢复在国务院的工作。随后,邓小平夫妇去看望李富春和蔡畅。从“文化大革命”爆发不过六年多的时间,却有点几年不见恍如隔世的感觉。当年英姿勃发的大哥大姐都已垂垂老矣,李富春更是重病在身;蔡大姐的眼睛也近失明,所幸身体还好。大家都是历尽艰辛,能够重见,已是欣喜了。年底,经毛泽东提议,邓小平重新进入中央政治局和中央军委。李富春感到十分高兴。他对去看望他的同志说:“邓小平同志在党内军内威望高,经验丰富,又有魄力。他出来工作就好了,我们党、我们国家就有希望了,这是全国人民的福音啊!”
1974年4月,邓小平赴纽约出席联合国大会第六届特别会议,途经法国回国。在巴黎逗留期间,邓小平曾经让使馆工作人员帮助,寻找20年代他和周恩来、李富春等人在法国从事党团地下活动的旧址,一个叫意大利广场的地方。随即开车前往,由于安保原因,他不能随意下车。车子到了意大利广场,绕行两周,也没有找到他们当年住过的小旅馆。邓小平从车窗往外望去,不胜感慨地说:“样子变了。以前总理、富春和我们几个,常常到对面的一个小咖啡馆喝咖啡。”
离开法国前,时任驻法国大使的曾涛问邓小平,有没有什么想带回国的东西,邓小平只说他要买点羊角面包和奶酪。此时此地他想起了当年和周恩来、李富春在法勤工俭学的艰苦岁月。于是,用出国时每个人发的零花钱,让使馆替他买了200个羊角面包及各式奶酪带回国。邓小平很高兴,回京后他亲自分配,把面包和奶酪分给了当年一同在法国战斗过的周恩来、李富春、聂荣臻等人。李富春接到这个礼物,格外激动。他拿着黑面包端详了半天,连连说:“好!好礼物!这是艰苦奋斗的象征。今天再吃它,就意味着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过去。”他还分送一些给亲属,并深情地回忆起当年在法国勤工俭学,从事革命活动的历历往事。
◆1980年5月14日,邓小平庆祝蔡畅80岁生日。
1975年1月9日凌晨,刚从医院回到家中的蔡畅突然接到院方打来的电话,说:“李富春同志病情恶化。”蔡畅放下电话,匆匆忙忙往医院赶,可此时,躺在病床上的李富春已经猝然离世,永远告别了他的爱人与挚友们。邓小平第一时间前来看望他的老大哥。蔡畅刚到医院,已在医院等候的邓小平一把握住蔡畅的手,眼含泪花,悲痛地说道:“大姐,节哀顺变……”1月15日,中共中央在人民大会堂为李富春举行追悼会。身患重病的周恩来总理抱病主持了追悼会。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军委副主席兼解放军总参谋长的邓小平代表中央致悼词,对李富春的一生给予了高度评价。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再次复出的邓小平夫妇一起去看望蔡畅。此时蔡畅身体已很不好,她欣慰地对邓小平夫妇说:“如果富春看见‘四人帮’被打倒,他一定会非常高兴。”邓小平夫妇紧紧地、长时间地拉着他们亲爱的大姐的手。这个场景感动着周围所有的人。1980年5月14日,蔡畅80岁大寿,邓小平夫妇带着全家祖孙四代,去给蔡畅祝寿。邓小平亲自给他亲爱的大姐献上一束鲜花。近60年的岁月过去了,他们的亲情,仍如在法国时期一样深厚。邓小平和李富春的浓浓深情,还在蔡大姐的身上延续。
本文为《党史博采》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侵权必究维权支持:河北冀能律师事务所
联美配资-炒股配资10倍平台-证券配资系统-炒股配资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