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大事,吃喝二字。不管是在缺衣少食的艰难岁月,还是幸福快乐的小康时光,热爱生活的长武人总是用一颗浸透人间烟火的心,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活色生香,让这座城春风温柔、万物可爱。
曾经,在物质匮乏的年代,长武人把对生活的热望,都揉进了最寻常的食材里。那时家家户户最多养两只鸡:公鸡打鸣报晓,母鸡攒蛋育雏。土鸡下蛋金贵,两三天才攒得一枚,奶奶总用粗布裹着双手,轻轻将白生生的鸡蛋收进竹篮,再挂在房梁上——那里是“保险柜”,防着馋嘴的娃娃,也守着过年的盼头。
鸡蛋有蒸、炒、煎、腌多种做法,炒着吃味道最好,可就是太浪费油了。那年月里,菜籽油的确是个稀罕物,一个家庭一年最多也只能吃得上一瓶。鹑觚原上的女人们,守着黄土地的馈赠,把日子过成了诗。她们或许没读过多少书,却深谙“食物与爱”的哲学。所以,像奶奶这样的家庭主妇们以勤俭持家之道,用水炒出了美味的鸡蛋。
展开剩余66%根据很多人的经验,炒鸡蛋不用油,那是不可能的事。水炒鸡蛋,听起来似乎有些不可思议,可是鹑觚原上的女人们却做到了,而且现在成为了长武的一道特色菜,吸引着许多人停下脚步,去享受这种亲切的味道。
2014年,我们特别邀请著名作家叶广芩老师来长武讲学。讲完课后,叶老师夫妇决定到长武的一些文化遗址看看。于是,我们陪两位老师去了昭仁寺、牛弘墓、柳毅庙。在回来的路上,特别邀请他们到相公镇街道的“雅聚阁”饭店品尝长武的特色美食。
待到金针肉丝、水炒鸡蛋、酥肉、油麦饭、菠菜坨坨、老鸹撒一齐端上桌后,他们认为长武是最会吃的地方。而且他们觉得水炒鸡蛋口感要比油炒更加软嫩,口感有点像蒸蛋花,但比蒸蛋花口感要老一些,却又比油炒的鸡蛋要鲜嫩一些,这种滋味虽然清淡,但是却保留了鸡蛋最原始的味道,而且还特别的健康,是一道难得的养生佳品。因此,叶老师提出要到后厨学习一下水炒鸡蛋的做法,自己回家后也做给家人们吃。
沾叶老师的光,老板带我们一同到后厨去探寻这道美食的最佳做法。
首先,他在一个盆中打入8个鸡蛋,加入适量水。水量是决定这道菜成功的关键。他叮嘱我们,如果水用少了,容易干锅,会把鸡蛋煎糊。如果水用多了,虽然也能炒出来,但是会炒得稀碎就不是鸡蛋块了。我仔细观察了一下,水大概有我们平时炒鸡蛋时所用油量的两倍就可以了。接着,他加入食盐和料酒将鸡蛋打成散状。他说:因为鸡蛋有腥味,料酒在这里起到去腥的重要作用,这是鸡蛋好吃的秘诀所在。为了防止粘锅,他用油纸在铁锅中抹了一圈,把鸡蛋液缓缓倒入锅中。要做好这道菜,对于火候的把握也非常重要,讲究文火慢炒。不一会儿,蛋液凝固在了一起,变成了诱人的金黄色,一股香气扑面而来,再翻动了几下,一盘正宗的水炒鸡蛋就做好了。
自从叶老师的小说《青木川》在全国大火之后,宁强的青木川古镇特别给她布置了一间工作室,每年她都要在那里小住一段时间。于是她问这位老板:“你愿意把饭店搬到青木川古镇吗?那里人流量大,像你这样好的厨艺,客人肯定会很多!”老板憨厚地回答到:“自己总觉得长武好,和家人在这里生活总感觉自己踏实一些!”
柴米油盐酱醋茶,最是寻常动人心。学会水炒鸡蛋后,我便爱上了围裙下的烟火气。周末逛超市,挑几颗新鲜的土鸡蛋,在厨房叮当作响,看加了水的蛋液在锅里翻涌成花,等香气弥漫屋子,家人围坐,筷子争抢——没有大鱼大肉的排场,只有碰杯时的欢笑,和碗底见光的满足。
有人说,人间最苦是“辜负”。爱常被忙碌辜负,情常被时光辜负。可长武人偏要在烟火里较个真——一碗水炒鸡蛋,是对家人的疼。一灶柴火饭,是对生活的敬。这大概就是长武人的清欢:像泾河的水,像青龙山的风,像奶奶挂鸡蛋的竹篮,像我们端起碗时,眼里泛起的光。
作者:白曙红
发布于:北京市联美配资-炒股配资10倍平台-证券配资系统-炒股配资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